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家校互通>成长顾问>详细内容

成长顾问

从小爱读书(1)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23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刚入校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具有超强的记忆力。他们犹如一张白纸,需教师小心翼翼地绘上五彩的图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的训练与培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朗读教学应从一年级抓起!我们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读书习惯呢?

一、唤起学生的读书需求

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最根本的应是让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使其产生强烈的读书愿望,变被动被迫的阅读,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让读书为自觉的行为。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读书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指的就是这个影响。“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通过读书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

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读书能帮助人实现终身学习。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捷,要想跟上社会发展,必须学会终身学习。而学校毕业后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为了学会终身学习,为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必须养成读书的习惯。

此外,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高写作能力,读书是根本,是前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抱怨写作没有材料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书读的少。因为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不是自古便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的警句在告诫着我们吗?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就必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从而唤起学生的读书需求,把读书行为化作自我内驱力——主动读书,即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