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数学学科教研>详细内容

数学学科教研

“课堂、作业一体化设计”研讨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3-08 18:00:33 浏览次数: 【字体: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表三

时间

3.8

周次

4

地点

录播教室

召集人

张婕冉

记录人

张文茜

应出席人 数

15

缺席人

姓 名

活 动

内 容

“课堂、作业一体化设计”研讨

 

 

 

 

 

 

 

一、上课教师阐述教学设计

张文茜老师:课前导入,通过口算练习复习旧知。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条件,自主提出问题。探究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请学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并列算式。要求不列竖式,口算出45+23的结果,组内交流,通过汇报展示,归纳三种不同的口算方法。比较三种口算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比较问题(1)和问题(2)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同点:问题(1)不要进位,问题(2)要进位,提问:那我们在口算时怎样能快速判断要不要进位呢?(看个位数相加有没有满10)。

二、全体数学组教师共通磨课

张婕冉老师:双减背景下作业改革比较显著,课堂教学的改革并不明显,在教学设计中应该体现双减的特点,课堂效率要提高。

张国娟老师:前置作业中的口算应多样化,将本节课即将运算的题型都提前渗透给学生。

董芳芳老师:用一个大的问题情境串联整节课,有趣的问题情境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例如学校运动会或者森林运动会。

夏莹老师:既然这节课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应该突出口算的特点,比竖式计算更加简便快速。可以在前置作业中设计一些题组练习如:40+23=   40+20+3=

梁伟超老师:有了第一小题的充分讨论和算法最优化,第二小题应该限定学生使用最简便的方法以求节约时间。

李志平校长:课堂教学的设计符合作业一体化,可以将书本中的题目整合进学历单。

吴海霞主任:“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可以将问题改成“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加法问题”,这样限定范围小了,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贴合本节课核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