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英语学科教研>详细内容

英语学科教研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28 13:52:21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终身学习观的不断深入,“阅读素养”概念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在《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的“中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理论框架”中,英语阅读素养包含“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它不仅关注语言知识、音素意识、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阅读技巧和策略等阅读能力核心要素,还关注阅读动机、阅读态度、阅读习惯等促进个体参与活动、促进其全人发展需要的综合素养 即阅读品格。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需要,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需求,更是对儿童阅读素养关键期的回应。

一、story time板块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承担着揭示单元话题、呈现单元核心语言内容的重要任务。该板块中的故事紧密联系单元主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情节生动活泼,富有知识性、价值性和趣味性,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是非常好的阅读教学素材。精心设计story time板块教学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展其阅读能力,培养其阅读品格,同时也让story time板块成为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孵化地。但审视平时教师的教学,笔者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阅读前无效铺垫,阅读兴趣激发不够。许多教师将story time板块上成了语法课或语言知识新授课,在阅读前的准备中进行粗略的信息铺垫,过分强调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使学生的阅读只关注碎片化的词句, 导致学生对阅读活动缺乏兴趣。

2)阅读中机械灌输,阅读策略培养缺位。由于教师缺少指导学生阅读策略的意识,导致学生尽管经历了长期的语言学习但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提升缓慢,有的学生在看到文章后习惯拘泥于生词或新句式, 感觉阅读无从下手,甚至丧失了尝试阅读的信心和勇气。

3)阅读后活动单一,素养迁移实现困难。有的教师针对story time板块设计的活动形式单一,并未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语言实践活动和阅读拓展活动,造成学生在阅读后缺少验证习得的阅读能力和策略的机会,从而不能很好地将所学阅读策略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无法实现从“学着读”到“读着学”的飞跃。

二、指向英语阅读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重构

 

(一)指向英语阅读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新定位

基于对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内涵的理解,教师必须对story time板块教学目标有新的定位。除了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几项基本技能以外,教师还必须关注:①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譬如是否能够根据学过的单词和发音规律学习新单词。②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文本内容,通过观察插图推断未知信息,增强分析、理解、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③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角色替换、续写文本等锻炼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合理想象的思维品质等。④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文本学习养成阅读兴趣,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

(二)以阅读素养提升为旨归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新思考

1.pre-reading激发阅读兴趣

1)聊天切入主题激发阅读兴趣

如在四年级上册Unit 8 Dollsstory time板块时,教师直奔主题,亲切询问学 Do you like dolls? Do you have a doll?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doll? 此时学生有表达欲望但缺乏一定的语言储备。教师随即拿出一个洋娃娃,在跟学生分享这个可爱的洋娃娃故的同时,自然地教授表示五官的单词,接下来自然而然地带领学生关注文本中主人公的洋娃娃,这样既习得了语言,又满足了学生的表达诉求。

2)激活旧知触发阅读兴趣

如在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story time板块时,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吟唱此前学过的一首儿歌:Little monkey, in the tree, little dog, run with me! Little cat, on the mat, little panda, cute and fat! 这样自然地引出单元动物主题。接下来跟学生亲切交流Do you like animals? What animal do you like? Why? 教师归纳总结:We like animals because they are our friends. 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揭示了文本的主题。

3)给出文本图片关键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如在四年级下册Unit 8 Drawing in the parkstory time板块时,教师直接给出文本第一幅插图,通过观察图片引出文本主drawing in the park,然后再抛出问题: What can they draw in the park? Can they draw all of them well? 由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文本阅读。

2.while-reading落地阅读素养

1)注重语篇意识下音素意识和解码能力的培养

发挥phonics(自然拼读)阅读拐杖功能。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路线图,首先要确立文本概念,具备音素意识, 在此基础上发展phonics技能,依托phonics 技能进行大量阅读,从而扩大词汇量和提高阅读流利性,最后发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可见,phonics是帮助学生顺利阅读的一根拐杖。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拼读能力和音素意识的培养。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英语认读规律后,便能够顺利开展阅读,扩大词汇量的同时提升阅读流畅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鼓励语境中的理解和表达。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阅读经验做整体 思考,构建文意,然后进行细节的处理和分 析,指导学生有目的地从短文中检索信息, 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或者图片信息进行理解和表达。如在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story time板块时,为了帮学生理解in many places, there is not much water这句话,教师提供了中国缺水地区分布图,详细地给学生讲解中国水资源分布情况,从而引出We should save water, we should ask people to save water. 文本第一小节的朗读成了实实在在的倡议: Water  is  usefulWe  should  not  waste water. We should reuse and save it.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尝试朗读规则单词waste和reuse,同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两个核心词的含义,从而实现对文本的解码。

2)注重阅读推进过程中阅读策略的渗透

“问题驱动”推进文本。为顺利开展理解语意、感受语言运用、培养阅读策略、训练思维的阅读教学活动, 教师一般会用问题链的方式来呈现文本脉络, 推进文本理解。如在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 story time板块时,教师对学生说:We are talking about birthdays. Miss Li and her students are talking about birthdays,too. Whose birthday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Lets listen. 学生通过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文本。在关注文本中苏海、苏阳生日的时候, 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文本学习的需求About Su Hai and Su Yangs birthday,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整理三个主干问题贯穿整个文本的学习:①When is their birthday? ②What do they do on their birthday? ③How are their birthdays? 教师除了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之外,还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深度学习。问题的提出,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陈述自己的观点、看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多种反馈形式,启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信息转化”内化理解。将文本信息转换成思维导图、图表信息等另一种类型的信息, 这一策略有助于信息的有效吸收和内化,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习得这些阅读策略。例如同样在执教Unit 8 Birthdays时,教师始终围绕when, what, how三个关键词梳理文本,形成思维导图, 随之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展开文本第二部分的自主学习,最后利用生成的一张展示整个文本脉络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开展文本复述,寻找中外生日文化差异,这样就实现了把阅读策略的训练落实到教学细节中, 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再如在六年级下册Unit 8 Dreams时候,教师带领学生先用图表信息的方式一起学习了男孩们的梦想,接下来实现策略迁移,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文本抓取关键信息, 寻找关于女孩们梦想的相关信息,填写在表格中并与同学交流。教师还巧妙抓住文本留白,要求学生小组讨论How to make the dream come true? 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被动地读、听、记,在听教师讲课的同时还能够主动地思考,产出性地表达。

 

3.post-reading实现素养迁移

1)从读到说写,实现文本迁移,检验阅读成果

阅读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还能够让他们习得文本写作方式, 从而获得表达思想所需要的语言。例如在学完了Our animal friendsstory time板块以后,教师让学生围绕What colour is it? What does it have? What can it do?等问题,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学习走向生活,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养成,实现语言的整体输出和阅读养的有效检验。

2)从教材到生活实现情感迁移,推进深度阅读

语言背后都有一定的文化意义,文本中的意蕴丰富之处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广空间。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遗憾的文化意义,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文本意蕴,倾吐他们们对文本的独特体验,为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语言实践提供很好的训练机会。

三.结语

在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要高度重视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确立“阅读素养”的意识,把握“阅读素养”的内涵,理清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目标框架,着眼于从文本概念,因素意识,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阅读策略,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入手,设计丰富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运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重视学生阅读品格的培养,让学生喜爱阅读,学以读,读以学,从而最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质的飞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