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您的位置:首页 >特色建设>科技节>详细内容

科技节

资料复习1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0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复习资料



1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1.科学是……



1)你能写出科学家研究科学的过程吗?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科学是什么?



科学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做一名小科学家



如何使自己鹦鹉站在指尖上——在尾部加回形针,使纸鹦鹉重心降低,更稳固。雕塑、不倒翁也是这个原理。





2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有生命的物体具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需要营养、对刺激有反应)等几个基本特征。





2.校园里的植物



1)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等。不同之处:它们的形态、生长特征、生活环境、繁殖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



2)我认为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需要阳光、空气、水、自己制造营养)。





3.校园里的小动物



1)蜗牛是用(腹足)爬行的。



2)我们可以根据(发亮的黏液痕迹)判断蜗牛曾经在这个地方爬过。



3)蜗牛喜欢吃的食物有(菜叶、黄瓜等)。



4)蜗牛遇到(外界刺激)会缩进壳里。



5)经过研究,我们知道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6)我认为动物的共同特征有(能运动、呼吸、吃食物、会长大等)。





3单元  生命之源——水



1.生命离不开水



1)用什么方法证明下图中有生命的物体里面含有水。



萝卜(用手摸、用钳夹、加热、榨汁、用纸吸)



蚂蚁(用钳夹)



盆花(用钳夹、用纸吸)



竹子(用钳夹、加热、榨汁)



蜗牛(用手摸、用纸吸)



2)将一盆生长茂盛的植物放在阳光下,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上,下方扎紧。1小时后,塑料袋壁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水珠。植物体内有水。



3)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水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泄都离不开水。我们能保持正常的体温也多亏了水。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人体65%是水;鸡蛋76%是水;鱼85%是水;蔬菜90%是水。





2.观察水



1)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2)观察物体时,对不了解的物体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3)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3.神奇的水



1)一般情况下,水是从(高处)往( 低处)流的,但是,水也会沿着(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2)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正是因为变种力的存在,我们看到的水滴大都是(圆球状)的。



3)大水的内部有(压力)。水越深,(压力)就越大。



4)放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水能“托举”砝码的现象和“曹冲称象”的故事的相同之处是(水有浮力。水的浮力能“托举”重物)



5)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水能溶解许多物质。





4.地球上的水



1)将一只烧杯装满水看做是地球上的水;从烧杯中舀一汤匙水相当于(淡水);用吸管吸一滴水好比是(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而如今也被不同程度地(污染),这说明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2)水污染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污染的水直接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甚至危及生命,污染的水会严重地损害人类身体健康。



3322日是世界水日。



4)海洋和咸水湖占地球总水量的97%,淡水占3%。其中,冰川占淡水的76%,水蒸气等占0.66%,深层地下水占淡水的11%,河流湖泊占淡水的0.34%,浅层地下水占淡水的12%





1.常见材料



1)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人造材料。



3)根据加工过程和加工制成的人造材料,在方框里分别填写出其天然材料的名称。



  木质纤维 )→浆化→纸



(铁矿石)→提炼→铁



(石油)→加工→塑料



(沙粒)→与其他矿物反应→玻璃



4)在方框里填写天然材料的来源。



(羊)→羊毛      
(树)→木材      
(岩石)→石料



5)写出棉布衣服是怎么来的。



植物或化工制剂→颜料→衣服



棉花→棉纱→衣服



石油→塑料颗粒→纽扣→衣服





2.



(1)造纸的主要用料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



2)同一张纸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是(不同)的。比较不同纸的结实程度时,纸的(大小)要相同。



3)东汉蔡伦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做原料的造纸新技术,从而结束了古人用(石头、树木、甲骨、木牍、竹简)等作为书画材料的历史。



4)将现代纸的生产过程补充完整。



去树皮→(将木头切成小片)将木片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漂白纸浆→(沥干水分)→(烘干后压成纸张)→叠放纸张





3.纺织材料



1)人类最早用(兽皮和树叶)裹在身上当衣服。后来逐步掌握了纺织麻、棉、蚕丝等(天然纤维)的技术,到了近代,(人工合成纤维)的发展,又增添了许多新的纺织材料。



2)(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诞生于1930年,由美国杜邦公司年轻化学家卡罗瑟斯发现。



3)与尼龙相比,麻、棉、蚕丝等天然纤维经过纺织制成的衣服各有什么特点?



麻(透气、较粗糙、结实程度中等、纤维粗、吸水性中等)



棉(透气性中等、平滑、结实程度粗、纤维粗细中等、吸水性强)



蚕丝(透气、光滑、结实程度中等、纤维细、吸水性差)



4)下列纺织品是什么材料做的?这些材料特点是什么?



纺织品名称    主要原料        特点



羊毛衫           羊毛          
保暖性好、柔软



的确良衬衫      合成纤维     牢固



真丝领带         蚕丝          亮丽



雨衣        合成纤维     吸水性差



棉布衣       棉花         柔软、保暖



5)冬装和夏装所用布料各有什么特点?



夏装:轻薄、透气、吸汗。   冬装:保暖性好、轻





4.金属



(1)铜是(黄)色,铝是(白)色,铁是(银白)色,它们都具有(金属光泽)。



(2)在金、银、铜、铁、铝这五种常见金属中,硬度最小的是(铝),最轻的是(铝),价格最低的是(铁),导热性最差的是(铁)。



3)我知道的用金制成的物品有();用铁制成的物品有();用铜制成的物品有()。



4)在铜、铁、铝这三种常见的金属中,导热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B)。



A.铜、铁、铝B.铜、铝、铁C.铁、铝、铜D.铁、铜、铝E.铝、铁、铜F.铝、铜、铁



5)在铜、铁、铝这三种常见的金属中,延展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F)。



A.铜、铁、铝B.铜、铝、铁C.铁、铝、铜D.铁、铜、铝E.铝、铁、铜F.铝、铜、铁



6)检测金属延展性时,应选择在(D)上进行敲打。



A.木头桌面B.塑料桌面C.玻璃台板D.水泥地面E.土地F.大理石面



7)人类最早应用的金属是铜,出自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3000多年。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代的司母戊鼎。



8)在铝、铜、金、铁、银等金属中,最硬的金属是铁,最软的是铝。最轻的是铝,最重的是金;延展性最差的是铁,最好的是金;导热性最好的是铜、金、银,最差的是铁;最便宜的是铁,最贵的是金。



5.塑料



1)科学家已研制出用(木薯、玉米)等原料做的塑料饭盒较容易分解。



2)在我的文具中,(直尺、三角板、笔杆)等是用塑料制成的。



3)塑料的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不易分解),埋在地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因而有害环境。



4)大多电线外皮都是用塑料做的,这是因为塑料(不易导电)。



5)塑料袋是100多年前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思●舒施尼发明的。



5单元  提出问题



1.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1)爱提问,是人类(好奇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我们要不断地从爱提问发展为(会提问)。



2)科学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在观察周围事物时提出问题)(对一些流行说法提出问题)(在科学小制作过程中提出问题)。





2.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1)我们是根据能否找到问题的答案来选择研究的问题的。寻找答案的方法有(查资料),(进行观察和实验)。



2)(自制信息卡)是一种记录或呈现信息的好形式。



3)选择研究的问题要做到“三多一转”,三多指(多提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多提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多提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一转指(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问题)。





综合复习



1.写出动物、植物与人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不同之处:人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等。



2.你觉得是否应该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为什么?



应该。因为它有微毒,不易分解,污染环境。



3.怎样节约用水?



4.学科学,不但要爱提问而且要会提问,那么,问题从哪里来?



在观察周围事物中;在制作过程中;在对一些流行的说法怀疑中提出问题。2.为什么说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



水能产生毛细现象,能沿着孔隙向上爬;水具有表面张力,使表层尽量缩小;水还具有压力、浮力,还能溶解一些其他物质等。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