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您的位置:首页 >特色建设>科技节>详细内容

科技节

复习资料3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0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复习资料



1.太阳和影子



1.阳光下影子的长短与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影子的方向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



2.影子是(不透明物体挡住光线)形成的。



3.在“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活动中,可以发现,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上午,影子在(西)方;中午,影子在(北)方;下午,影子在(东)方。从上午到中午影子的长度是逐渐(变短),从中午到下午影子的长度是逐渐(变长)。



2.太阳钟



1.看上去每天太阳在天空中总是自(东)向(西)匀速地运动着,因此,我们通过看太阳的(方向)来估计时间。



2.阳光下,(影子)的移动,反映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因此,可以利用(影子)做一个(太阳钟)来计时间。



3.我们已经知道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石晷)等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4.很久以前,人们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3.昼夜交替



1.白天和黑夜总是(循环)地交替着。这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2.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3.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



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8.地球自转的方向说成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360ºC 所需时间是23564秒。



4.看月亮



1.人们把月亮明亮的部分叫做(月相)。



2.我们观察一天中月亮在天空中移动的方向是(自东向西)的,与太阳在一天中移动的方向是(相同)的。



3.月亮自己不发光,它明亮的部分是反射的太阳光。



6.由于月亮在绕着地球不停地转动,每隔27.32天转1周,每天大约移动130 ,移动的方向和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相同的,都是自西向东。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1.蜜蜂在白天活动的原因是(白天有花可采花蜜),蜜蜂能在白天活动的身体条件是(长有一对复眼)。



2.蝙蝠能在夜晚飞行靠它(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来探测物体。



3.酢浆草、郁金香、蒲公英都是在一天中的(上午)开花,(中午)的时候花盛开,(傍晚)的时候花闭合。



1.    光的行进



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2.光可以分成自然光和人造光两大类。如(星星、太阳、萤火虫等)是自然光;(烛光、灯光等)是人造光。



3.中国古代学者墨子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光线从窗户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4.我们看到的月光本质是(月亮反射的太阳的光),因此月光(不是)光源。



5.在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我们发现,透过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



2.照镜子



1.(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镜子反光时,镜子中物体的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2.(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线。(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3.万花筒和潜望镜都是利用镜子(反射光)的本领制成的。



4.五官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耳道、鼻腔、咽喉时,一般都要戴上额镜,你认为它是一种什么镜?有什么作用?



凹面镜;聚光。



3.研究透镜



1.像放大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3.用凸透镜做聚光实验,必须使凸透镜的镜面与光线(垂直),调节镜面与纸的(距离),使照射在物体上的光斑(最小最亮)。



4.凸透镜主要有(聚光放大成像)三个作用。



5.观察插入水中的吸管会发现吸管好像弯折了,这说明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6.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4.七色光



1.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揭开了色光之谜,他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2.(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3.彩虹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4.你是怎样造出彩虹的?



5.牛顿发现了七色光,但遭到了某些人的激烈反对,他又是怎样说服人们的?



多次做演示实验,进行展示。



1.简单电路



1.用小灯泡、(导线)和(电池)就可以连接成简单电路。连接电路时,与灯泡相连的电线两端应分别连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上。



2.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2.导体和绝缘体



1.通过实验发现,像(铁棒、铜线  )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 陶瓷、干木头 )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4.研究磁铁



1.人们根据磁铁有(指示南北)的性质,发明了指南针;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设计并制造出了磁悬浮列车;另外,磁铁还有(吸铁、磁极的磁力最大)等性质。



2.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指向南的一头称为(南极),用“S”表示;指向北的一头称为(北极),用“N”表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被称为(司南)。



3.磁铁不同部位吸铁的本领是(不同)的。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磁极)。



5.怎样自制磁铁?怎样检查自制的磁铁是否已经具有磁力?



用磁铁的一极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20次以上。看它是否吸铁。



5.电磁铁



1.电磁铁与永久磁铁比较,相同点是(都有磁性,都有两个磁极);不同点是(电磁铁不能永远保持磁性,磁力大小可以控制)。



2.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电磁起重机、电话、电铃、发报机等)。



3.通过研究,我们知道,电和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电磁铁是把电转化为(磁);电动机是把电转化为(动力);电话是把电转化为(声音)。



4.下列方法中能增大电磁铁磁力的是(AC)。



A.增大电流B.换粗铁钉C.增加线圈



5.改变(AC)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A.电池的正负极方向B.绕线圈数C.绕线方向



6.英国的法拉第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磁感应发电机,成为电气时代的开拓者。



1.测量呼吸和心跳



1.体育锻炼时,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呼吸急促、气喘、心跳加快、出汗)。



2.跑步后,呼吸的次数(增加)了,心跳的次数(增加)了,休息一会儿,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减少)了。



3.去医院看病是时,医生用手轻轻地按在我们的手腕上,那是在(测脉搏);还会用听诊器放在左胸部,那是在(测心跳)。



4.1809年,法国利奈克斯医生发明了听诊器。



2.肺和呼吸



1.人体在呼吸时,气体要经过(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



2.呼吸时,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3.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4.肺活量大,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运动)对增加肺活量的作用很大。



5.保护呼吸器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不吸烟等)。



6.吸烟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严重危害人的脑、心脏、胃、肝脏等器官,尤其是肺。



3.心脏和血液循环



1.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2.人的心脏大小与(紧握的拳头)差不多。用测(脉搏)的办法可以测量出人1分钟心跳的次数。



3.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4.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5.保护心脏除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外,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6.为什么人在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人体需要大量的氧气和养料。



5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释是一个充满(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它要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2.科学结论是经过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完善的结果。



3.请解释“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这一现象。



影子的长短是因为地球自转导致阳光的移动,物体本身挡住的光线有所不同,这证明地球围绕太阳转。



2.建立模型



1.为了解释圆的周长,人们用(将圆滚动一圈)来做模型;为了解释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运行情况,人们又制造了(三球仪)模型。



2.我们见过的模型种类有(物理模型、图形模型、公式模型等)。



3.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4.科学家常常利用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



5.德国科学家伦琴是世界上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发现了“X射线”。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