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您的位置:首页 >特色建设>原创论文>详细内容

原创论文

依托英语绘本教学 赋能高阶思维发展——以《Roy's Maple Syrup Festival》为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28 09:10:23 浏览次数: 【字体:

依托英语绘本教学 赋能高阶思维发展

                ----以绘本《Roy’s Maple Syrup Festival》为例

 

 

【案例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2011) 在课程性质中论述到:“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教育部,2018)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如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判断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布鲁姆将思维品质分为六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通过记忆和理解的教学活动来学习语篇已经司空见惯,老师们设计出各种需要孩子们记忆情节、理解大意的活动,孩子们熟悉老师的上课流程,几乎都能猜到下一步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堂对他们来说毫无吸引力,课堂上举手人数不多,学生参与面窄,课堂显得死气沉沉。孩子们只是进行机械问答,没有进行深度思考,这些课堂活动仅仅训练了孩子们的低阶思维,但对于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概括分析等高阶思维的培养还不够,即使有也只是流于形式。思维含量低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孩子任何兴趣,公式一般的课堂流程也让孩子们觉得索然无味。而充满童趣的英文绘本故事总是能够吸引孩子们极大的兴趣。英语绘本因其图文并茂、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等优势,能够助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利用好英文绘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深层次思考,丰富学生的整体认知,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案例描述】

一、出师不利意难平

Roy’s Maple Syrup Festival 是《跟上兔子》小学英语分级绘本六年级第二季里的一个故事。绘本讲述了在加拿大寄宿的中国男孩Roy因想家而不开心,他的寄宿家庭为了让他高兴起来,带他参加当地的枫糖节,和他一起分享了有趣的枫糖节活动之后,Roy展开笑颜,思乡之情得到缓解。这篇绘本篇幅较长,生词量较大,学生阅读起来受到了不小的挑战。我在备这节教研课时其实也是受到文本中大量生词的影响,生怕学生看不懂绘本内容,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是围绕故事情节的发展,以记忆、理解为主,整节课下来,和我互动的学生寥寥无几,我忙于把内容上完,学生应付着我机械的提问,课堂气氛尴尬又沉闷。更糟糕的是,学生的思维根本没有打开,被动的回答,单一的答案,个别的互动,这些都违背了我上这节绘本课的初衷。上完课后,我回到办公室,心情低落,郁闷不已。

二、潜心钻研求改变

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同行,我发现问题在于不能把着眼点放在生词上,绘本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从而实现深度阅读,使学生形成多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我应该着力于设计生动有趣且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教学活动,实现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发展。

有了目标,犹如迷航的轮船找到了方向,我静下心来重新设计教学活动,最终,一份几经修改的教学设计终于定稿。由熟悉的节日导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接着让他们仔细观察封面,然后对故事情节进行大胆预测,再以Roy的视角对枫糖节展开提问,在不断地追问中,学生展开思考并根据回答对文本进行逐步梳理。在学习做枫糖环节时,先看视频,然后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排序,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最后完成“枫叶”形思维导图。在巩固环节,我设计了在小组合作中讨论,将中西方的节日活动进行对比,找到自己认为最像枫糖节的一个中国节日。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对比、分析、判断的高阶思维,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最后发挥创造性思维创编对话并表演。

三、再战告捷收获大

在精心准备下,新的教学设计早已熟捻于心,我信心满满地走进另一个班再次试上。导入环节就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熟悉的节日名称。在观看封面预测故事情节时,孩子们更是脑洞大开,有的说Roy最后交到了很多朋友,很开心。有的说Roy在加拿大的枫糖节上玩的很开心,拍摄了抖音发给国内的朋友们.....孩子们积极动脑,大胆想象,课堂上随处可见他们歪着脑袋专注思考的场景。

在处理文本细节时,我设计了逐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开展深层次的思考。比如,我问Why does Roy join in the celebration of Maple Syrup Festival?孩子们通过阅读,发现Roy不开心,我接着追问Why isn’t he happy?这时,学生的回答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开始多样化起来,有的答:因为他想念爸爸妈妈;有的说:他吃不惯加拿大的食物;有的答:他想念国内的小伙伴了......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我趁热打铁又一次追问:Boys and girls, have you been homesick before? 这下,孩子们更加跃跃欲试,一个个手举得老高,生怕我叫不到他,在他们积极回答的同时,思维的火花也在激烈的碰撞。又如,在谈到枫糖节的活动时,我问孩子们:Among these activities, what does Roy love best?孩子们答:Go to the flea market.我追问:What can we do in the flea market?一个孩子说:We can buy things. They are cheap. 另一个孩子说:We also can sell our old things.我紧接着问:What activities do you like best? Why?经过思考,孩子们纷纷举起手,和同学们分享自己最喜爱的枫糖节活动和理由。这样的追问在课堂上还有很多,不仅锻炼、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还促进了高阶思维的形成。






如何制作枫糖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这部分篇幅长、生词多,我通过找一找、排一排的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但这是低阶思维,学生只是单纯地从绘本中找到答案,而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高阶思维并没有产生。于是,在学生理解文本之后,我结合本课话题特点设计了“枫叶”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导图里的内容。同学们小组合作,积极动脑、各抒己见,一起完成了思维导图。经过分析、归纳、总结的高阶思维活动,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掌握的更加牢固,学习效果也更好

52d43f15fa7245a498f6a0023a70634e.png

    就这样,整节课在学生不断进行的高阶思维中来到了最后一个环节。经过了对枫糖节的学习和了解,此时同学们迫不及待的要跟中国的节日进行对比,我顺理成章的提出活动要求,让同学们在组内用英语说出节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是综合性的对比和判断,再次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最后,再找到一个最像枫糖节的中国节日,和小伙伴们创编对话并表演。在创编对话时,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创作的积极性点燃了整个课堂,思维的小火苗在其中闪动、跳跃,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整节课在孩子们热情大方的表演中落下帷幕,这次试上是成功的。之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梳理、分析,有一些思索,也收获了很多。

【案例反思】

一、大胆预测促进想象思维

通过对绘本的封面图片和文字的观察和分析,依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预测故事发展的情节,然后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用英语在思维。教师不给孩子任何限制,让孩子的思维自由驰骋,这时候的孩子是最开心最专注的,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通过表达,其他孩子也在此基础上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补充。大胆预测和表达,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思考的快乐,同时也促进了想象能力的发展。

不断追问促进批判思维

不断追问的问题链是教师结合绘本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将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串联起来,达到解决学生在学习绘本时遇到的困惑。这样的问题具有由易到难、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相互关联的特点。学生在一步步的追问中,促进大脑思维,对绘本进行概括、对比和分析,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这样,批判性思维就得到了培养,课堂上不再是机械的问答模式,一个问题抛下去,往往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这些带有鲜明观点的回答都是孩子在课堂上进行高阶思维而产生的。利用绘本生动有趣的情境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在不断地追问下,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在不断地思考与回答中,促进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

、思维导图促进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可以在观察、比较事物之后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具有推理、概括能力的高阶思维。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往往表达能力也很强,他们说话有条理,观点鲜明,佐证充分,很容易就能让别人明白他们的想法。在教学绘本时,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比如,让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出脉络图,或者用思维导图来表示一个话题或者概念所涵盖的内容等。学生在设计、完成思维导图时,必须要从整理上把握绘本内容、相关情节和概念,根据一定的规律来进行梳理和归纳,这整个的思考过程直接启动了逻辑思维,随着任务的完成,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逻辑思维的提升让孩子们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绘本内容,抓住绘本的主旨脉络,从而对绘本的含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对话表演促进创造思维

在英语课堂上,学生根据语言结构说出句子,或者根据一个情境编出对话,根据一段描述写出一篇作文,这些都需要创造性思维。孩子们喜爱表演,在表演时可以展现自我,对话表演的环节因此叫做show time”。学生在创造之前,需要先对绘本的大量材料进行回顾和概括,提炼出语言的结构和规律,然后加以改编,融合自己的想象和观点,这样的整个活动称之为创造,在创造之后再进行表演,是对绘本的创造性理解以及对绘本语言的巩固和拓展,这是思维的最高级形式。如果在一节课中,学生都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创编出对话并进行表演,那么这一节英语课是成功的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

为了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绘本教学中,教师需要学会放手,不能将课堂控制得太紧,因为控制太紧的课堂,学生难以开展自己的思维,他们会启动思维的省力模式,只能在教师设定的框框中,难以跳脱,不利于独立思考也更谈不上开展创造性思维。绘本中有许多有趣的情节,这些故事情节就是一个个载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情节中人物情绪、想法的变化,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判断、猜测将来的发展,在这些思维活动中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情境展开思维的创造性,整合绘本语言和信息再加工,创编自己的对话和组员进行表演。这样,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对话表演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学生的思维也绽放出创造性的智慧之花。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