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教改之道 见智行繁花
——南京江北新区“唤醒·智行”课堂教学改革活动隆重举行
为了进一步深化江北新区课堂教学改革,发挥江北新区“唤醒”课堂示范引领作用,4月17日下午,南京江北新区“唤醒·智行”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浦园路分校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林海、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肖云宝莅临指导。江北新区“唤醒·课堂”项目学校教学校长,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学科分管主任、教研组长及项目组成员代表,杨德铸名师工作学员(第四组),江北新区小学语文乡村骨干培训站全体学员和浦实浦园路的语文、英语和道德与法治法学科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课例观摩、沙龙研讨、专家点评和活动总结四个环节。
共赏·课例观摩
汪佳琳老师执教五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一课。汪老师以猜故事导入,然后让学生厘清人物关系,并借助相关句子理解一些难懂的词语。最后汪老师通过梳理比赛过程,体会人物心理让学生读懂了孙膑背后隐藏的巨大的智慧。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闪现,学得扎实有效。
袁含老师执教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一课。袁老师以三个闯关环节来串联整堂课,环环相扣。她先是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艺术及其特点。然后,以“南京白局”为代表体会其背后体现的乐观精神,最后,让学生担任小小讲解员为“甘熙宅第”做介绍。整堂课在讨论和体验中激发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认同,提高了学生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周蕾老师执教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4 Seeing the doctor(Storytime)一课。在启智环节中,周老师设计了既融合了绘本又联系了学生生活的歌谣,唤醒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周老师设置了多元性的任务活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设问,观察,分析,验证,建议,判断等形式逐步形成“看医生”的过程和语言结构,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形成清晰的语言思路,敢于表达。最后通过迁移将课堂所学逐步推向素养的至高点,在语言交流中认识“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共研·沙龙研讨
在浦园路分校副校长汪源源热情洋溢的主持下,沙龙研讨开始了。研讨中三位老师针对两个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三位老师先是依次分享了在唤醒学生的内驱力、思维力和自省力三个方面的理解与实践,然后再结合本校两年以来智行课堂的探索阐述自己在课堂中的举措。三位老师凝聚的智慧结晶受到在场老师们的一致肯定。
共进·专业引领
紧接着,两位专家对三节课做了前瞻性的指导。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肖云宝对江北新区的教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江北新区“唤醒+”理论切中了时代的脉搏,并针对教改工作现状进行了重点强调说明。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林海在深入剖析三节课所体现的教改内核后提出了“唤醒·课堂”的三阶段论:走向儿童生活体验—建构学习的意义—回归自我。
共悟·活动总结
最后,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杨德铸副主任进行活动总结。他对三节课的设计和学生表现进行了高度赞扬。然后结合“唤醒·课堂”的最新进展对今后的教改工作做了安排。他勉励各校在“唤醒+”新样态课堂上继续探索,不忘初心,笃定前行。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此次教改活动既是一次汇报、一场展示,也是一次自我检阅。学校将借教改之春风,进一步自我检视,促进自我成长。在教改的道路上,相信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去追求,一定能踏得坚实,走得有力,行得更远!(撰稿:杨红 拍摄:陆思圆、崔静、胡敏、刘小健 第一审核:潘晶 第二审核:汪源源)